此时,吕不韦已经年迈,怎么能够走到四川呢?吕不韦知道事情已不可挽回,便饮鸩而亡。
吕不韦的悲剧就在于他超越了做人的界限,他声势显赫,“傲”字当头,对秦皇构成了巨大的威胁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吕不韦的悲剧不可避免。
一棵树高出于树林,大风必然把它吹折,一个人鹤立鸡群,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,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。
解缙是明初著名才子,洪武二十一年进士。明太祖朱元璋特别喜爱他的才能,让他每天在自己身边,朝夕谈论不倦,宠遇一时无比。
解缙受宠日深,便想到“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”的古训,又自负高才,敢言人所不敢言。他给朱元璋上了一封万言书,指出朱元璋“御下严苛”,滥诛大臣,以喜怒为赏罚等诸多毛病,又首次提出分封亲王的权力过大,恐后世会危及朝廷。
解缙所言无不切中朱元璋的弊病,所言分封弊端当时虽未显现,后来成祖朱棣起兵燕京,夺去侄儿建文帝的皇位,解缙可谓有先见之明。然而这些都是朱元璋的大忌,前前后后群臣应对奏章中哪怕有暗示隐喻这些弊病的意思,都会被严刑处死,甚至灭族,解缙尽言无隐,言辞也犀利无比,朱元璋却体察他的忠心,虽然并不采用,也不怪罪,对左右侍臣连声夸赞解缙“高才”。
解缙受此鼓励,越发敢言,明初宰相李善长因受胡惟庸谋反一案牵连,被朱元璋借“星变”之名杀死,举朝无人敢言其冤。解缙却想为李善长鸣不平,恰好工部侍郎王国缙也有此意,两人一拍即合,以王国缙的名义,由解缙草疏,上章为李善长鸣冤。